2015年7月1日 星期三

誰告訴我們世界上有公平的?「公平」只是一種感受。Fairness is about how they feel.

「公道自在人心」,這句話相信大家一定不陌生,
意思就是:人心理自有公理的存在,以此來形容事情的是非曲直,人們心理自有公正的判斷。

對我來說,因為除了齊頭式的公平外,(如所有人都拿到一樣東西、你有我也有),公平其實也是自在人心,是一種感受與感覺,為什麼呢?

這讓我想到看過的一些有關於公平的想法:

「哥哥有什麼,弟弟就有什麼」並不是真正的公平
(洪蘭教授與Bubu老師合著的書:從收穫問耕耘,腳踏實地談教育)
對所有人公平,才是真正的不公平。
(今周刊的達人觀點)
在公平的過程中實現公平
(亞當斯的公平理論Equity Theory)

研究表明,
過程公平相對結果公平來講,更容易影響員工的組織承諾度、對管理者的信任和流動意圖。如果張三看到公司的薪酬政策制定的程式非常公平,即使他比李四每月少拿200元,雖然有些不滿意,但他可能會以積極的態度對待管理者和企業,可能會反觀自我找出一些自己在經驗、能力或者業績等方面與李四的差距,從而來安慰自己。如果張三認為公司的薪酬政策制定的程式不公平,那麼他與李四每月200元的工資差距就會導致他對管理者產生不信任感,感覺到自己受到歧視,這時,張三往往就會採取辭職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不滿。

上述的例子就是我所說的為何公平其實是一種感受與感覺,也就是「對所有人公平,才是真正的不公平!」裡面所談到的,所謂的公平應該是一種對等的關係,你無私付出所以我願意為你無私付出,你堅持到底所以我願意為你堅持到底;公平是一種"關係",公平在乎的是實質的平等,不是物資上的假象(有時齊頭式公平容易為人詬病的地方)。

公平不是檯面上大家以為的「你有我也有」,還要考慮很多其他的因素。

這個世界沒有真正的公平,在組織中、家庭中用齊頭式的公平來試著達到公平,就如同張三與李四的例子,容易會讓努力的人更想離開,就算不離開也可能會因為這樣的過程對組織產生懷疑,張三本來戰鬥力90,因為這樣降到60,而李四本來就是戰鬥力50,因為在組織中被給予了再一次的機會,以戰鬥力50來說,應該本來就不會有調整,因為結構上的公平不一定讓李四會自我反省,然而沒關係,就算提升到了60,還是抵不過張三下降的30,整體來說非常可能會讓團隊整體投入度下降。

而我相信一個好的領導人除了齊頭式的公平外,會用更有智慧的方法來呈現公平這件事,不會被公平這個概念所綁架,因為真正了解『沒有真正的公平,公平只是一種感受』,所以更用適才、適所,加上實質上的好的獎勵方法來領導。這個可能很理想,不過卻是對於領導人的期待

然而假如秉持著本來就沒有真正的公平一念,那麼假如領導人並不符合以上的期待,那麼也不需大驚小怪,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,想留或走、盡力就好、想好就好。

「公平」自在人心。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Don't Win Alone, Win as a Team! 吳恩達教授2019年/2020年演講精華分享

開始看文之前,請大家先支持一下 寶太太粉專 ,按個讚,成為支持小妹繼續分享的動力!( 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AIminihu/ ) 寶太太與Andrew大神的最近距離 以下這篇是個小迷妹的記實。還記得吳恩達教授 (Andrew Ng) 19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