真心話,不常讀健康類書籍,原因不外乎,覺得自己生活型態蠻健康的、還沒到那個年紀要關心,但隨著環境汙染日益嚴重,身旁的年輕人越來越多重視養身與永續,然後又看到二月的國際書展超多人來問《慢老》這本書,作者黃惠如在天下雜誌寫的專欄也都篇篇高流量,因此當然不能錯過這本誠品跟博客來都榜上有名的暢銷書。
《慢老》黃惠如 |
本書架構從運動、飲食、睡眠、防病、生活、情緒六大面向談老化,老化雖不可逆,但怎麼做可以慢慢老。內容淺顯易懂,文筆流暢好讀,裡面除了把複雜的醫學概念簡單化之外,還有點出一些以前都聽過、現在已經證明不符合時代、且需要調整的老舊觀念;再加碼肌力、放鬆與解決久坐會出現的問題的動作影音,是一本值得收藏的好書。
點我看影音 |
⇛一天要走一萬步?
錯!(好啦~非完全錯)
通常走一萬步,快則花1.5小時、慢則2小時,對於已經有走路習慣的讀者,持續走、沒問題!有機會的話,不妨試試走8000步,最後兩千步的時間花在強化肌力上;假如現在沒有走路習慣的朋友,那麼除了走路之外,可花時間在比較有強度的運動(加強肌力),書中有提到走路步伐比平常大十公分,就能訓練肌力(P. 50);假如走路時還能聊天,那就表示強度不足,步速需到會有點喘的程度,強化每次運動質量是關鍵。
延伸閱讀;走路6個月,大腦發生什麼事?
⇛運動以前口號是333,現在?
一周三次、每次30分鐘、心跳達到130下以上,這個大家都耳熟能詳的333應該要被更新;根據美國運動指南的更新,運動的重點不是時間,而是創造能動的機會,因此把運動想成零存整付的概念,只要一周累積有150分鐘的中等強度有氧運動量+至少兩天用到大肌群的阻力訓練(重訓)才會健康,書中提到許多方式,如停車停遠一點、捷運盡量爬樓梯、遛狗等等;找到機會就運動,把這件事當成一個重要的待辦事項,才有機會建立起好的習慣;久坐(靜態生活死亡症候群)已經是非傳染性疾病外影響全球死亡率的第4大殺手,僅次於高血壓、吸菸、高血糖之後;因此記住以少坐、多動、站起來!
延伸閱讀;4動作破解!全球第4大殺手「靜態生活死亡症候群」
⇛年紀大不能太胖,會走不動?
錯!根據美國研究顯示,年過65歲,體重過重反而死亡風險降低;走不動的原因很有可能不是因為體重重造成關節負擔,而是因為腳沒有力氣(肌力缺乏)而造成的,這時應該先去找醫生評估。書中特別提及65歲以上能吃就是福,因此應該更注重營養與體重的變化,萬一體重驟降,一定要很有警覺注意。
⇛擔心膽固醇過高,少油對嗎?
錯!根據《刺胳針》醫學期刊橫跨18國、追蹤七年、35000人的研究顯示,吃較多的醣類如麵粉、米飯比起攝取脂肪反而增加死亡風險,所以簡單說,不是不吃油的問題,但因飲食習慣的關係,應該多吃健康的醣類(糙米、全麥)與大量的蔬果與好的蛋白質,避開含有反式脂肪的點心就好。
題外話:吃魚油降低心臟病,不如每周吃兩次魚唷~
⇛失智是不可逆的?
正確來說,失智的前段班(即輕度認知障礙MCI),介於正常老化與輕度失智症間的過渡階段,通常可能有10~15%會轉變成失智,但可以以運動+動腦的形式協助好轉,也可稱認知運動;以有氧運動為主,多給大腦任務,如邊踩階梯邊計算,刺激大腦,能讓身體不繼續惡化,一定要鼓勵爸爸媽媽,還有有糖尿病的人多注意,這些人都可能是失智的高危險群。
⇛睡不著是不少人且橫跨年齡層的大問題,怎麼解?
書中好多小撇步,這邊要賣個關子,讓大家自己從黃金屋中找!
最後,惠如老師親自錄製《慢老》的結語送給大家!
第一次的語音書摘完成!
![]() |
附上與少女惠如老師的合照一張 |
假如你有看到最後,要送給各位一個買書優惠,現在上天下網路書店輸入以下折價券代碼即可折抵$100(兩張$50:代碼- cwbook夢想、cwbook閱讀),優惠代碼只到2019/5/31唷~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